10. Night descend from 14K to Basecamp
不少队伍从17k经过14k营地时并不扎营,只是取出cache、装上sled,就继续下山了,因为重新建、拆营地,还有打包、拆包,费时费力。
我们没有这样做。博士考虑到我们重负荷地下了Head Wall,已经很累了,如果接着下,到大本营还有近20km的路,一下子走完的话着实太多,很难enjoy. 与其中途露营,还不如在14k呢。这样休息一个晚上,第二天直下到底。好主意!喜欢14k营地的我立马双手赞成!
长话短说。夜里下雪了,第二天,下山的路也看不见了,后来有从14k去windy corner取cache的,但是因为人少,trail不实,所以这段路走得比较迷茫,sled有时out of track,快到windy corner时就不一样了,熙熙攘攘,热闹极了。先用背包一次,再返回拉sled,再次谢谢最近的下雪,我们uneventful地过了这最后的难关,也因为同样的原因,我们顺利下了Squirrel Hill。
我以为从此踏上坦途,前景一片光明,11k之前只剩Motorcycle Hill了,谁知这里的雪粘起来,我的antibott的冰爪也不管用,走在坡上就像穿了古戏里的船一样的鞋子,哪里还有冰爪的功效?不知摔了多少次,辛苦不说,还要挨博士的批评:“跟你说了要套上塑料袋,你看我,鞋底就不粘,你就是不听。”几多折磨,我们终于到了11k;几经周折,终于找到了cache。(此处注意:TAT租的sled,橘色的,经过这20多天,雪上的半截变成了浅黄色,我们都认不出来了)
从这里开始,我就轻松啦,过起了美美的好日子:
— 有了两个sled
一 sled在我们中间,博士拉着
一 我把背包也放在了sled上,我当了甩手掌柜,是零负重!!!(Can you imagine?!)
一 我的任务很简单:别让雪橇下滑太快撞到博士;挖出沿路的5个cache(这是我自告奋勇要求的,这样可以给博士一点休息的机会);看风景、拍照片
通宵行进在冰原!还没走呢,光是这个idea就让我激动,这可是没有黑夜的一夜啊!人生第一次!summit day尝到不在高峰时刻行走的甜头后,我们在这最后一天,从11k到大本营,15km,只见到5个人,都是上山的,一个二人组、一个三人组。景色美得让你无语,还感觉自己和它们已融为一体,不分彼此。同时,Denali天气的快速多变,尽显无余,叫我这个拍照片的应接不暇。
子夜过了,我们都很有精神,继续下山,依然是冰爪,因为雪越来越硬了,接近冰的状态。我们尽可能地沿着wand标好的路线,降低掉进crevasse的风险。随着坡度的不同变化,我们就像不断在快板、中板到行板、慢板间转换,最后,“臭名昭著”的Heartbreak Hill到了!
这是大本营前的最后一段,却不幸是个上坡!Colby Coombs在他写的“Denali’s West Buttress “书里说:“Once at the base of the southeast fork, you will find out why Heartbreak Hill received its name.” Exactly,他说得太对了!我们都低估了它,这个最后175米的上坡,真的会break your heart!
考虑到我只有一根登山杖(另一根修理帐杆用了),我们又以冰爪走了十多个小时(脚底都走硬了),博士为了照顾我,便没有分一个sled给我,他独自一人拖着两个加载了5处cache的雪橇,一步,一步,奋力向前。也真蹊跷,这个心碎坡,怎么走也走不到,每次看到一个坡,想着这该是最后一个了吧,可是上去一看,前面又是一个坡...... 屡试屡败,最后我们都放弃这样的想法了,别想了,就这么走吧。本以为半小时的事,结果大概以3小时收场。(你说,这心能不碎吗?)
一直走到日出,远远看到前方半插进雪里的sled(用来标记飞机的跑道),哦,终于要到了;再近点,看到了正准备上山的大队伍,他们看到博士拉着两个full load的sled,都啧啧称奇。(一定会觉得博士太厉害啦!)
5点了,离8点Basecamp manager 上班还有段时间,我们赶紧搭建临时帐篷,快速铺好睡垫,赶快让劳苦功高的博士休息,他实在是太累了。(不过,他说非常享受整个下山的过程,不但没心碎,反而更强大了!)
我呢,感谢有了这个感恩的机会,20多天在山上,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使用reactor,也是我第一次完全独立操作整个过程:我要烧水给博士喝!(这之前的每一餐都是博士做的)“我就做sausage了”,他和衣躺在帐篷里。我也不想打扰他,心想我应该看也看会了吧?一样一样照葫芦画瓢,哎哟,perfect!它工作得好极了!没几分钟,博士就喝到了我烧的水,吃着我们事先留在这里的一堆好吃的,别提有多幸福!(我得意极了)
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段,beautiful journey,perfect ending!哦,也许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段新的旅程的起点!
我们没有这样做。博士考虑到我们重负荷地下了Head Wall,已经很累了,如果接着下,到大本营还有近20km的路,一下子走完的话着实太多,很难enjoy. 与其中途露营,还不如在14k呢。这样休息一个晚上,第二天直下到底。好主意!喜欢14k营地的我立马双手赞成!
长话短说。夜里下雪了,第二天,下山的路也看不见了,后来有从14k去windy corner取cache的,但是因为人少,trail不实,所以这段路走得比较迷茫,sled有时out of track,快到windy corner时就不一样了,熙熙攘攘,热闹极了。先用背包一次,再返回拉sled,再次谢谢最近的下雪,我们uneventful地过了这最后的难关,也因为同样的原因,我们顺利下了Squirrel Hill。
我以为从此踏上坦途,前景一片光明,11k之前只剩Motorcycle Hill了,谁知这里的雪粘起来,我的antibott的冰爪也不管用,走在坡上就像穿了古戏里的船一样的鞋子,哪里还有冰爪的功效?不知摔了多少次,辛苦不说,还要挨博士的批评:“跟你说了要套上塑料袋,你看我,鞋底就不粘,你就是不听。”几多折磨,我们终于到了11k;几经周折,终于找到了cache。(此处注意:TAT租的sled,橘色的,经过这20多天,雪上的半截变成了浅黄色,我们都认不出来了)
从这里开始,我就轻松啦,过起了美美的好日子:
— 有了两个sled
一 sled在我们中间,博士拉着
一 我把背包也放在了sled上,我当了甩手掌柜,是零负重!!!(Can you imagine?!)
一 我的任务很简单:别让雪橇下滑太快撞到博士;挖出沿路的5个cache(这是我自告奋勇要求的,这样可以给博士一点休息的机会);看风景、拍照片
通宵行进在冰原!还没走呢,光是这个idea就让我激动,这可是没有黑夜的一夜啊!人生第一次!summit day尝到不在高峰时刻行走的甜头后,我们在这最后一天,从11k到大本营,15km,只见到5个人,都是上山的,一个二人组、一个三人组。景色美得让你无语,还感觉自己和它们已融为一体,不分彼此。同时,Denali天气的快速多变,尽显无余,叫我这个拍照片的应接不暇。
子夜过了,我们都很有精神,继续下山,依然是冰爪,因为雪越来越硬了,接近冰的状态。我们尽可能地沿着wand标好的路线,降低掉进crevasse的风险。随着坡度的不同变化,我们就像不断在快板、中板到行板、慢板间转换,最后,“臭名昭著”的Heartbreak Hill到了!
这是大本营前的最后一段,却不幸是个上坡!Colby Coombs在他写的“Denali’s West Buttress “书里说:“Once at the base of the southeast fork, you will find out why Heartbreak Hill received its name.” Exactly,他说得太对了!我们都低估了它,这个最后175米的上坡,真的会break your heart!
考虑到我只有一根登山杖(另一根修理帐杆用了),我们又以冰爪走了十多个小时(脚底都走硬了),博士为了照顾我,便没有分一个sled给我,他独自一人拖着两个加载了5处cache的雪橇,一步,一步,奋力向前。也真蹊跷,这个心碎坡,怎么走也走不到,每次看到一个坡,想着这该是最后一个了吧,可是上去一看,前面又是一个坡...... 屡试屡败,最后我们都放弃这样的想法了,别想了,就这么走吧。本以为半小时的事,结果大概以3小时收场。(你说,这心能不碎吗?)
一直走到日出,远远看到前方半插进雪里的sled(用来标记飞机的跑道),哦,终于要到了;再近点,看到了正准备上山的大队伍,他们看到博士拉着两个full load的sled,都啧啧称奇。(一定会觉得博士太厉害啦!)
5点了,离8点Basecamp manager 上班还有段时间,我们赶紧搭建临时帐篷,快速铺好睡垫,赶快让劳苦功高的博士休息,他实在是太累了。(不过,他说非常享受整个下山的过程,不但没心碎,反而更强大了!)
我呢,感谢有了这个感恩的机会,20多天在山上,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使用reactor,也是我第一次完全独立操作整个过程:我要烧水给博士喝!(这之前的每一餐都是博士做的)“我就做sausage了”,他和衣躺在帐篷里。我也不想打扰他,心想我应该看也看会了吧?一样一样照葫芦画瓢,哎哟,perfect!它工作得好极了!没几分钟,博士就喝到了我烧的水,吃着我们事先留在这里的一堆好吃的,别提有多幸福!(我得意极了)
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段,beautiful journey,perfect ending!哦,也许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段新的旅程的起点!
Comments
Post a Comment